退烧黑苹果,回归Ubuntu的心路历程
其实刚开始折腾黑苹果的初心是为了不折腾,因为实在不知道怎么把白苹果的系统安装为其它系统。但是就如之前表述的一样,用上黑苹果才是折腾的开始
起因
- 由于苹果推出了自己的 cpu ,苹果作为一个商业公司,为了利益最大化,所以黑苹果这条路应该也会有走到头的那一天
- 黑苹果实在是太难折腾,卡卡卡 + 无故死机
- Ubuntu 经历了从 unity -> gnome 的变化也过去了 2年多了,也相对成熟稳定
黑苹果的优点
价格低廉
- 就以 macmini 为例,相同的 8G 内存,白苹果与黑苹果价格差异就在 5k+,更不要说 18k+ 起步的 iMac 了
好扩展
- 内存随便加
- 显卡高中低款均可自己选配
噪音小
这里仅对比 macmini 与其他 itx 小主机,笔记本天然的噪音大这个不赘述了(不过听说有了 m1 后这个问题得到了很大改进,未经考证)
系统
- 优秀的操作系统体验,统一的 ui 风格,精准的通知,权限管理
- airdrop,imessage,icloud,handoff 这些看似不痛不痒的功能,还是提高了用户的整体体验
- 很多优秀的第三方提高效率软件
- 不算太烂的包管理(brew),unix 系统大部分库可以获得和 linux 差不多的体验
黑苹果的缺点
存在下面的问题,但不仅限于下面的问题
太折腾
- 显卡无法驱动,即使驱动了也无法正常工作(说的就是你 AMD Radeon VII ),所以为了正确驱动,最好买现成的,或者买 rx580 这种白苹果用的
- 大版本更新是个大问题,比如在升级 bigsur 的时候,由于 clover 没有及时跟上,导致上了 opencore 的船
- 音频播放也是问题,需要找到对应的 layout-id 折腾
- 蓝牙耳机也存在问题(容易断),不过升级到 bigsur 后这个问题没有了
- 麦克风也是问题,处理办法是买个 usb 的麦克风
- handoff,message 这类软件太过于玄学了,浪费了大把时间(后面找到原因,竟然是没有正确的填入白果3码导致的)
- 经常无故卡到登录界面,同时会关闭之前运行的所有软件
- 放一段时间不用,就无法唤醒系统了
- 出了问题不好解决,加上黑苹果问题千奇百怪,国内缺乏这样的技术人员,很多问题要靠自己琢磨,辅助一些国外的回答才能解决
卡卡卡
- 即使现在内存不怎么值钱了,但是就普通开发用了一天后,32G 的内存也是在用 swap 了,也仅开几个 idea 的工程和 chrome 呀
- idea 莫名的卡,这种卡是让人心累的卡,搜索一下卡,打开一个 .java 文件通常需要3秒以上才能完成代码分析(高亮,作色)
- 重启一次时间太长了,通常的1分多钟,关键这个是由于卡的厉害,被迫重启
- 升级系统体验太差,升级过程中无法使用,15分钟到1小时不等,和 ubuntu 对比感觉差太远了
小声bb: 处于鄙视链的末端,个人感觉和用盗版 windows 心情差不多
Ubuntu 的优点
- 免费,免费,免费,没有激活流程,oem 的 windows 没有这个问题,前提是你购买的是品牌的电脑
- 流畅,流畅,流畅,这个源于系统真不吃资源,加上没有什么全家桶软件
- 中规中规的系统,没有恶心的杀毒软件,也没有什么收费的系统优化软件,更没有什么输入法的每日精彩内容推送,更不用担心出现恶心的游戏弹窗广告
- 告别重启,即使重启也在 10 秒就搞定了
- 设计延续,不激进,变化是一点一点的,而不是一下子就搞的用户都不知道是换了系统还是换了电脑(windows7 -> windows8 -> windows10)
- 优秀的包管理,舒适的开发体验
- 不折腾,或者说是,折腾不动
Ubuntu 的缺点
- 由于早期 Linux 的图形化较弱,所以 Ubuntu 上手其实并不容易,好在现在 gnome 还是挺好上手的
- 有一些小 bug,比如输入法在某些软件的焦点位置不对,有一些蓝牙设备无法连接
- 国产的主流软件缺失,比如 微信,音乐播放器
- 毫无娱乐体验,即使 steam 有 Linux 版本,但是能玩游戏也寥寥无几
- 手机电脑文件互传很不方便,Windows/Mac 都还有个微信,钉钉可用(目前解决办法是通过发邮件给自己😎)
总结
自从回归 Ubuntu 后感觉整个人都舒服了,无论系统的顺滑,还是优秀的开发体验,还是寥寥无几的可用软件(Less is more),都让我觉得这破小主机还能再杠几年了,不是折腾不动了,而是需要换一种更合理的折腾方式,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能创造更多价值的事情上面
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,并添加本页链接。
原文链接:
//xiaochun.zrlog.com/hackintosh-backto-ubuntu-review.html